完美体育 WM3652022年,我国煤炭机械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593.3亿元,较2012年增长193.8%,年均增长率达11.1%。
装备制造业是国之重器、制造业的脊梁,是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煤炭机械工业既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煤炭安全可靠高质量供应、服务国家能源保供大局提供装备保障,被行业誉为“煤炭工业的总装备部”。
近日,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发布《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发展研究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总结了2012—2022年十年间我国煤炭机械工业发展经验、推广行业先进技术,并分析行业发展问题、研判行业发展方向。
《报告》指出,十年来,我国煤炭机械工业取得一系列成就,产业发展实力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转型升级出现新成效、创新发展持续推进、高端装备制造能力不断提高,同时,“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
根据《报告》,十年来,我国煤炭机械产业规模、经营实力不断增强。来自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煤炭机械企业工业总产值达3593.3亿元,较2012年增长193.8%,年均增长率达11.1%。其中,煤机产品产值为1414.7亿元,较2012年增长38.4%;煤机企业资产总额、煤机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分别达6720亿元、1350.4亿元、214.7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300.6%、27.6%、169.4%。
与此同时,我国煤炭机械工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围绕煤炭产区建设了一批骨干煤机装备制造企业,产能、效益和利润进一步向优势区域和头部企业集中,初步形成了北京、上海高端制造企业集群,山东、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重点制造企业集群的“2高5重”产业格局。
“煤炭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是国家能源保供的主力军。2022年中国煤炭产量达45.6亿吨,煤炭机械工业担负着为我国煤炭工业提供先进技术装备的重任,煤炭机械工业的发展对煤炭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主要煤机装备取得一系列技术突破,有力支撑了我国煤炭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孙守仁表示。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技术驱动和市场需求加持下,煤炭机械工业加快转型升级,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进程,加快基础能力提升和创新平台建设,形成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研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煤机装备,有力支撑了煤炭工业发展。
创新驱动是煤炭机械工业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报告》显示,十年间,煤炭机械工业共有108项创新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其中,“特厚煤层大采高综放开采关键技术及装备”成果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煤矿快速掘进成套装备”等19项成果入选工信部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名单。
《报告》指出,十年来,煤炭机械工业坚持国产化道路,一批“国产+智能”的煤炭高新技术装备在井下应用,引领行业尖端技术升级换代。在采煤机方面,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升级改造,采煤机适应采高范围由7.2米提高至10米,装机功率最大达3430千瓦,可满足年产2000万吨工作面需求,将国际采掘装备发展推上新高度。在掘进机方面,我国开创了掘支运“三位一体”、分段支护、连续运输快速掘进新模式,实现了半煤岩巷道和超大断面巷道的安全高效智能掘进,将煤矿掘进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向新高度。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掘进机制造国及应用市场,结束了掘进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
“新时代十年以来,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主要煤机装备国产化率显著提升,并逐步向美国、澳大利亚等煤炭机械制造发达国家实现产品出口,中国煤机装备实现由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理事长杨树勇指出。
成果可喜,但挑战仍存。《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煤炭机械工业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虽然煤机企业数量多、产业规模大,但大型骨干企业偏少,产业集中度偏低。二是产业基础薄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些核心部件、材料等还需依赖进口。三是智能制造领域刚起步,煤机装备企业占全国已建成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制造工厂比重不到1%。四是市场竞争环境有待改善。五是智能化关键技术亟需突破,煤炭开采技术与智能化技术的协调融合深度不够。六是优秀人才紧缺,杰出型企业家、领军型技术人才、创新型专业人才数量和储备不足。
“总体来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能源消费仍将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煤炭机械工业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顺应发展阶段、发展条件和发展格局的新变化,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持续推动转型升级、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优化发展模式,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新优势,实现新的发展。”《报告》指出。
展望未来,《报告》建议,要以煤炭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大共性技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推进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同时,要制定煤炭机械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纲要、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推动行业协调发展、加快标准体系建设、培育高层次人才队完美体育 完美平台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023年12月28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024)》,自2024年1月1日起实施。相对于之前发布的公告,本次公布了进出口产品具体的税则,其中包含煤炭。税则显示,2024年1月1日起,恢复煤炭进口关税。普通税率为20%;特惠税率为0;协定税率基本为0;最惠国税率中,无烟煤、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煤炭行业企业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通知,
近日,由国家能源集团公司牵头,联合中国矿业大学、内蒙古大学、中科院生态中心、中煤科工集团、林业科学院、林业大学、内蒙工业大学、内蒙科技大学等单位联合组织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典型脆弱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专项“北方防沙带大型露天矿区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及示范”项目,在激烈的竞争
2023年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煤炭板块聚焦“绿色效益再翻番;低碳智慧创双一”转型战略全力推进“智慧、无人、绿色、零碳”现代化一流矿山转型升级安全管控常抓不懈采矿工程均衡发展智能矿山走向深入生态恢复效果明显市场销售稳中向好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各单位齐心协力、攻坚克难煤炭实物量、效益增长
习考察国家能源集团黄骅港煤炭港区2023年5月11日,习考察黄骅港煤炭港区,指出“中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也是我国当前不可替代的主要能源。推动绿色发展,并非不要煤炭,而是要推动煤炭清洁化利用。”强调,黄骅港作为我国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重要枢纽港口,要加强港
近日,浙江能源监管组织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就2024年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通知及方案开展座谈交流,进一步完善浙江2024年电力市场化交易有关工作。省电力公司、省内主要发电集团及售电公司代表参加了本次座谈。会议就近期编制的《2024年浙江省电力市场化交易方案(征求意见稿)》和《关于做好2024年度浙
目前正处迎峰度冬用煤旺季,北方港口电煤价格却是连续下跌,从上个星期四到今天,已经跌了有一周。虽然整体跌幅不大,但对市场情绪影响不小,对卖方确实有些煎熬。据今日智库了解,目前,秦港5500的报价在930左右,秦港5000的报价在825左右,秦港4500的报价在715左右。贸易商现阶段的这个报价,比上个
12月27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发布关于韩城市后洞沟煤矿恢复生产、关于西安市蒲城秦家坡煤矿恢复生产两项公告。详情如下: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关于韩城市后洞沟煤矿恢复生产的公告10月13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对韩城市后洞沟煤矿重大事故隐患责令停产整顿进行了公告。近日,韩城市后
为做好青海省煤炭储备能力建设相关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从制度建设、规模布局、监督检查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着力推动提升全省煤炭应急保障能力,确保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一是制定管理办法,明确政府可调度煤炭储备管理职责、运行管理、储备要求、收储动用、资金、监督检查等内容,规
12月25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的《关于降低和撤消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的公告》显示,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徐庄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降为三级、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老公营子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级撤消、山西潞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古城煤矿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等
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2.6%(增加值增速均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增长率)。1—9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分三大门类看,9月份,全省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制造业增长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6.5%。分经济
党的十八大以来,徐矿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充分发挥技术、品牌、人才、管理等优势,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推动我国煤炭行业标准、技术、管理和装备走出国门,实现了轻资产运营、高级化发展、全球化布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响了中国煤炭工业国际品牌。截至目前,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2023年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80座智能化矿井2024年120万吨/年及以上和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150座智能化矿井2025
5月16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全面推进煤矿智能化和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实施方案》指出,2023年,180万吨/年及以上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80座智能化矿井。2024年,120万吨/年及以上和灾害严重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全部开工,再建成150座智能化矿井。2025年。其他各类生产煤矿智能
“2022年,我国原煤产量45.6亿吨,进口2.93亿吨,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占比为56.2%……”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刘峰6日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如是表示。刘峰当天是在此间召开的第十七届鄂尔多斯国际煤炭及能源工业博览会(简称鄂尔多斯煤博会)上说这番话的,他认为,煤炭在中国能源安全保障中的压舱石作
漫说能源:《贵州省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关阅读:贵州省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生产煤矿产能2.5亿吨原煤产量力争达到2.0亿吨
新时代赋予煤炭发展新使命张博1孙旭东2(1.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教授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副教授)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发展取得的突出成就(一)煤矿先进产能大幅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迈上新台阶十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中占据主体地位,占比虽有下降,仍然高达67%以上。全国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纪委监委10月27日消息,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原党组书记、主任黄方方,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自治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公开简历显示,黄方方出生于1958年,长期在广西工作。他曾任:广西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广西地矿局副总工程师兼外事外经处处长、局长助理、副局长
10月24日,贵州省能源局于官方网站发布《贵州省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间,贵州省将坚持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保护与发展底线原则,守护好青山绿水,培育好金山银山。依法妥善处理现有矿区与各类保护区的关系,对保护区内煤炭矿业权
在非化石能源尚不能安全可靠替代传统能源的情况下,煤炭仍承担着能源安全兜底重任,认清能源资源禀赋就显得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于用‘富煤、缺油、少气’来形容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客观分析不同能源资源及其消费贡献,我认为使用‘缺油、少气、相对富煤’,更契合我国能源资源的实际情况”。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财政部9月4日发布公告,为了鼓励煤炭资源集约开采利用,自2023年9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炭,资源税减征50%。通知原文如下:关于延续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炭减征资源税优惠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6号为了鼓励煤炭资源集约开采利用,自2023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煤系地层矿产资源综合开发的意见》。意见指出,煤炭勘查项目要统筹共伴生矿产资源勘查,切实加大勘查力度及勘查投入,提交煤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实施方案,并按照相应矿种勘查规范实施勘查。对有经济价值的共伴生矿产,应在勘查报告中估算资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1月9日,河南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印发。其中提到,推进能源生产绿色化。推动化石能源绿色低碳开采。加强生产加工过程碳排放监控,加快应用绿色开采和智能化技术,加大余能、副产品回收利用力度,降低煤炭开采过程中碳排放,提高绿色用能比重。推广化石能
北极星能源网获悉,宁夏发改委日前发布关于宁夏瑞泰煤业公司煤矿初步设计的批复,同意《初步设计》对瑞泰煤矿井田境界的划分,矿区范围由27个拐点坐标圈定,井田面积2.4495km2,开采标高为+1511—+1100m。建设项目概算总资金为30013.2万元,由企业自筹。详情如下: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关于宁夏瑞泰煤业公
采高2.8米,单日最高割煤超20刀,日产超4.5万吨,月产超100万吨,这是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煤机”)自主研制的MG750/1980-WD采煤机在陕煤集团小保当矿业公司首个国产2—3米煤层450米超长智能综采工作面应用中创下的佳绩。据了解,目前国内采高2—3米煤层工作面设计长度为300米左右,矿井
28日,记者从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获悉,该队申报的《新疆难开采煤炭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项目立项。近日,由新疆煤田地质局一五六煤田地质勘探队申报的《新疆难开采煤炭煤层气资源高效开发技术》项目,通过新疆科学技术厅2022年第二批新疆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任务专项、自然科学
煤基固废位列目前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废品种。一些煤矿对煤矸石的持续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处置仍以“一堆了之”等简单粗暴方式为主。(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作者:朱妍)“进一步提升煤炭和油气相关资源综合利用标准水平,完善煤矸石、粉煤灰和尾矿综合利用相关技术标准。”国家能源局日前印发
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441.8亿元,同比下降2.3%(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9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7.9亿元,同比增长3.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5593.4亿元,下降0.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4814.5亿元,下降9.3%
2022年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下降2.1%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5254.0亿元,同比下降2.1%(按可比口径计算,详见附注二)。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011.0亿元,同比增长5.4%;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623.6亿元,增长0.8%;外商及港